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法院2013年至2014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
时间:2014-12-08 阅读:879
荆州市荆州区是1994年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建市撤销原江陵县设立的市辖区,位于长江中游,地跨荆州两岸,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荆州古城为荆州区行政中心。管辖7个镇、3个街道办事处、2个农场管理区和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,地域面积1045平方公里,人口62万余人。
依傍荆州古城南垣的城南,同与古城绚烂的历史而隽永,荆州区人民法院就座落在这云兴霞蔚的城南之地,现有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165人,机关内设20个机构,按照荆州区行政区域划分设置有10个人民法庭。
2013年以来, 荆州区法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,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,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。两年来,荆州区法院先后荣获全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达标单位、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、全区“三万”活动先进单位、全市法院先进基层法院、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、全省文明单位等荣誉,有6部门和17名干警受到区级以上表彰。
一、强化队伍建设,努力凝聚文明创建力量
队伍建设是法院工作的根本,是确保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、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。两年来,荆州区法院坚持内强素质、外树形象,大力加强队伍建设,切实为创建文明单位提供有力保证。
1、抓班子,发挥党组战斗堡垒作用。聚焦“四风”突出问题,贯彻从严治党要求,组织法院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查摆和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,推进党组、党支部建设,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。认真落实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制度,每季度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,党组成员每年有针对性地研究1一2个问题、发表高质量理论文章1一2篇,党组成员的自身素质和集体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,认真落实集体研究和民意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要求,促进班子团结和凝聚力的增强。认真落实党组的主体责任,每年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少于2次、召开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不少于1次,严格执行一岗双责、一案双查规定。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,做到组织领导落实、研究部署落实、人员经费落实、检查指导落实,有力推动创建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。两年来,党组集中学习9次,召开民主生活会3次,专题研究文明单位创建工作4次,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3次,召开执法监督员座谈会2次,党组成员撰写心得体会、理论文章共计17篇,无一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2、重学习,提升干警政治业务素质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,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,采取集中学习、专家讲座、干警谈体会、观看先进人物宣传片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片、参观警示教育基地、瞻仰革命英烈等方式方法,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和宣传展牌,深入开展理想信念、群众观念、司法核心价值观、勤政廉政、司法礼仪、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等教育活动,引导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。两年来,共邀请专家讲座4次、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12次、组织干警谈体会8人次、制作宣传展牌32块,丰富了教育形式、增强了教育实效。坚持通过审判调研、业务培训、参加学历教育等途径提升干警业务素质。两年来,共派遣干警参加各类业务培训80人(次)、组织专题辅导12次、撰写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26篇。其中各类文章、信息被各级媒体采用31篇(次)。
3、转作风,树立良好自身形象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,认真修订和完善财务、车辆、接待等管理制度,坚持用制度管人、管事、管案,领导带头,严于律己,加大执行制度的监管力度,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得到有效治理。以考勤和会风为抓手,大力整治松散懒软问题,良好的院风院纪及司法作风日益凸显。深入开展“六难三案”(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、立案难、诉讼难、执行难和人情案、关系案、金钱案)专项整治活动,大力整治在审判和执行环节侵害群众利益的不公不廉行为,警钟常鸣,全体干警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,服务群众的效果进一步彰显。两年来,无一严重差错案件,无一社会影响较大的涉诉信访案件,无一办案法官因不公不廉受到法纪追究。
二、狠抓执法办案,努力打造文明创建业绩
荆州区法院紧紧围绕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”这一总体目标,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一工作主线,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,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为维护社会稳定、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良的法律服务。2013年以来,共受理各类案件6781件,结案6156件,结案率为90.78%。
1、依法打击刑事犯罪,着力推动平安创建。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,严格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53件,判处罪犯450人。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、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毒品犯罪,审结上述案件175件,判处罪犯231人。深化“打黑除恶”专项斗争,积极参与对开设赌场、聚众斗殴、危险驾驶、非法传销等犯罪的专项整治,增强公众安全感,审结上述案件135件,判处罪犯171人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,审结贪污贿赂、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22件,判处罪犯24人。始终贯彻“教育、感化、挽救”方针,认真做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工作,积极参与特殊人群帮教管理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,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3件,依法判处缓刑6人。刑事案件审理质量不断提升,上诉案件改判率为零。
2、妥善化解民商纠纷,着力服务经济发展。坚持“调判结合,调解先行”原则,及时稳妥化解各类诉讼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,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957件,其中商事案件4214件,标的总额2.68亿元。注重依法保障民生,审结民间借贷、房屋买卖、交通事故、医疗纠纷、劳动争议、土地承包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案件744件。注重依法保护妇女、儿童、老年人合法权益,审结婚姻、继承等家庭纠纷案件743件。注重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,审结金融借贷、买卖、租赁等合同纠纷案件755件。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“大调解”工作,民商事诉讼案件调解结案率达46 %。不断强化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,认真落实司法为民措施,五个中心法庭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970件,占审结的民商事案件总数的59.9%。
3、立足行政审判职能,着力推进社会治理。统筹兼顾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与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,审结各类行政诉讼案件20件,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59件。积极开展行政案件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协调化解工作,促进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加强沟通、达成和解,努力构建和谐官民关系。切实发挥司法能动作用,针对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,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和执法形象的提升。
4、加大执行工作力度,着力实现合法权益。始终把执行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加大工作力度,妥善执结各类案件816件,执行标的15175万余元。加强立案、审判、执行协调配合,从各个环节控制执行案件数量,缓解执行压力。发挥执行联动威慑机制作用,通过媒体曝光、限制高消费、司法拘留等措施,依法打击规避执行、拒不执行的行为。突出重点,攻坚克难,执结和部分执行复杂、疑难案件68件。
5、重视立案信访工作,着力满足群众诉求。严格执行立案件,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“诉访分离”规定,积极开展诉讼指导活动,共接待诉讼当事人6000余人次,化解涉诉信访积案13件。依法落实缓减免制度,努力让普通群众打得起官司,为特困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32万余元,为刑事被害人、申请执行人提供司法救助近9万元。
三、推进文化建设,努力提升文明创建水平
近年来,荆州区法院始终将法院文化作为文明创建的内在动力,紧密结合区域文化特色,全面加强法院文化建设,取得显著成效。
1、切实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。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一系列精神,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、院长为组长,党组成员、政治处主任和工会主席为副组长,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坚持把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计划、同部署、同检查,制定了《文化建设规划》,并以院档案室、图书室、荣誉室、文体活动室、道德讲堂为主要载体,大力倡导“文化立院、文化育院、文化建院、文化强院、文化兴院”的理念,通过召开党组会、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专题会、全院干警动员会、文化建设推进会,加大工作督办力度,确保将实施规划落实到位。
2、大力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。一是精心培育法院精神内核。确立了“崇法、为民、创新、奉献”的荆州区法院精神,使之成为全体干警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。二是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。利用演讲比赛、征文活动、书画摄影展、歌咏比赛、举办运动会等喜闻乐见的形式,丰富干警文化生活。三是注重人文关怀。通过组织干警体检、送生日贺卡和鲜花、探望住院干警及家属、组织吊唁等活动,切实让干警感受组织的温暖和大家庭的温馨。
3、大力加强法院制度文化建设。一是加强队伍管理制度建设。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,将个人业绩与政治、经济待遇挂钩,激励干警爱岗敬业、创先争优。二是加强审判管理制度建设。以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,建立健全以办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导向,以质效管理、流程管理、绩效管理为内容的立体化审判管理体系。两年来,共评查庭审23人次、评查裁判文书3700件,合格率达98%。三是加强政务管理制度建设。充分发挥司法政务承上启下、协调服务的重要作用,实现管理科学化,为审判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。2013年以来,共提押人犯300余人次、值庭230余次、协助执行民事案件70余件,无一事故事件发生。
4、大力加强法院行为文化建设。一是规范司法礼仪。要求干警从服饰穿戴、待人接物等点滴小事做起,养成符合职业形象的行为习惯,严格执行“四个一律”、“五个严禁”、“ 执法问责六条”等规定,不断提高自身形象和司法公信力。二是精选廉政格言警句、社会公德标语、名人名言制成宣传展牌,覆盖全院办公楼及办公室、审判庭,营造廉政文化氛围,鞭策干警时刻自警自励自重。三是深入开展“文明窗口”、“文明家庭”、“文明楼栋”、“文明干警”争创活动,形成上下联动,互为一体的文明创建氛围。
5、大力加强法院物质文化建设。一是推进“两庭”建设。投入200万元,完成了川店人民法庭建设和院三级专网、视频会议室、数字审委会及安全监控系统建设。积极争取国债投资,总投资额2400万元、占地面积5700余平米的审判法庭建设项目己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。二是改善办公办案条件。增加、更新办案用车25辆,购置电脑 130余台,办公办案条件得到显著改善。三是加强机关基础设施建设。投资250余万元,加强了警务装备和立案窗口基础设施建设;投资40余万元,加强了机关文化体育设施和档案规范化管理设施建设,完善了图书室、荣誉室、陈列室,档案管理通过省特级复核验收。
四、改善内外环境,努力夯实文明创建基石
近年来, 荆州区法院坚持打基础、谋发展,强本固基,以实现内外环境和谐优美为目标,加强横行互动交流,加大机关管理力度,为促进法院工作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1、积极开展公益活动。以法院志愿者服务队为主体,深入社区、乡镇、企业、学校、监狱开展法律咨询、心理咨询、配合医疗单位开展疾病预防宣传、义务献血、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,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,积极主动服务人民群众。2013年以来,荆州区法院参加法律咨询120人次、参加义务献血50人次,与1个社区、4个村、30个贫困户结对帮扶。两年来共为灾区和贫困群众捐款捐物30余万元。
2、广泛开展文化交流。采取走出去、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横向交流,博采众家之长。组织干警到外地法院参观学习50人次,主动与援疆法院、市(区)相关部门和周边兄弟法院开展文化联谊活动共计15次。
3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。积极开展“一感两度两率”、“六五普法”、“ 平安创建”活动,加大法制宣传力度,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,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。
4、始终重视计划工作。始终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,大力倡导文明进步、普及计划生育、生殖健康、独生子女教育等科学文化知识,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,引导干警牢固树立“稳定低生育水平,提高出生人口素质”的婚育观念。两年来,计划生育工作经上级检查考核被评定为达标先进单位。
5、扎实做好安防工作。通过采取安装安检探测仪、电视监控系统、指纹门,聘请安保人员,实行封闭式管理,建立暴力抗法预防机制等措施,提高安防水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,实现了审判、办公区域无刑事治安案件、无群体性闹事现象、无火灾等治安灾害事故、无人犯脱逃、自杀、自残事件、无干警受伤的“五无”目标。
6、加强机关环境美化。以省运会在荆州举办为契机,积极参与“创造和谐环境,共建文明城市”活动,加强绿化建设和环境卫生工作,加强院落管理,营造整齐、干净、舒适的机关环境,实现了绿化达标、工作秩序和生活良好的目标要求。
新的征程、新的起点、新的目标。荆州区法院党组和全院干警将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,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,着力在巩固创建成果、深化创建认识、拓展创建内容、打造创建品牌上下功夫,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,汇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,努力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二0一四年十一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