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 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法院网站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法院新闻

【法边馀墨】入职新人的法官梦

时间:2018-12-28 阅读:1205


凡心所向,素履以往,生如逆旅,一苇以航。回想当年我毅然决然辞去烟草局这份稳定的工作,选择在外四处漂泊,而今年,我终于坐上实现梦想的这艘小船回到荆州,驶入荆州区人民法院。作为新入职的法官助理,如果有人问我:“奔走了几处城市,换了几份工作,究竟何处才能安放理想?”我想我会坚定地回答他:“就在此处。”

坚定信念   勿忘初心

初来乍到,正巧赶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“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”目标的验收阶段,整个执行局处于异常忙碌的状态,我们三名新进公务员被暂时安排在人手紧缺的执行局帮忙。以往无论是从书本还是在工作中,接触最多的也是审判程序,对于执行工作相对陌生,但我深知执行工作事关当事人利益,如果执行不到位那判决书就成了一纸空文,大大降低了司法的公信力。正所谓法律的价值在于实施,裁判的价值在于执行,全院高度重视执行工作,正是为了切实实现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。

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,我被身边同事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所感染,每天工作到晚9点,周末加班是常态,这让我从大众对公务员工作就是“喝喝茶、看看报”的错误认知中转变过来。刚入职的我起初极不适应,工作时间长且每天重复干着繁杂琐碎的工作,身心疲惫。但我深知这是执行工作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,一想到承办法官和执行干警不分昼夜、全力以赴、日夜兼程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在外马不停蹄的奔波,我顿时鼓足干劲、热血沸腾起来。梭罗说过“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圣庙的建筑师。”我身边这些同事也正构建着他们心中的“圣庙”,守护内心的尊崇和理想,不忘初心,始终以“千磨万击还坚劲”的气节助推司法公平公正,为了法治事业抛头颅、洒热血也在所不辞。

脚踏实地   做到极致

整理卷宗最初在我看来是简单、机械的工作,可是在工作过程中,我也会遇到因粗心大意而返工的情况,我原本以为这是正常的,处理案件的数量太多,难免会有所疏漏。然而,当我发现整卷组有的同事经手的卷几乎没有一本失误,我开始惭愧和反省,整理卷宗的工作其实很考验一个人的细心、耐心和专心,而我在工作中常常只追求速度,草草了事,未能全身心投入。

古人云:天下大事必做于细。法官助理参与立案至结案的全部过程,细微的错误都可能造成整个审判、执行程序上的瑕疵和误差,影响法官裁判的质量,甚至可能导致处理案件的不公。作为一名刚进法院的新人,被安排的工作相对简单、琐碎,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转换角色,适应工作环境,循序渐进。我们应当避免出现好高骛远、眼高手低,抑或手忙脚乱、无所适从的情况,亟需调整心态,脚踏实地,相信万丈高楼平地起,否则谈何建功立业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有言“惟精惟一”,是告诫我们把心定下来,一心一意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像庖丁解牛、梓庆为鐻。通过整卷工作,让我感受尤为深刻,决定一个人高度的,不是天分,不是运气,而是对热爱的事业锲而不舍、持之以恒的精神,是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和极致。

知行合一   止于至善

相比刚毕业的大学生,有法律工作经验的我更具优势,但理论知识稍显不足却是一大劣势,在与同事们讨论案子时,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式和经验主义。特别是公民法治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,如果法院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,不仅会有损法院的形象,还会影响整个司法的权威性。

大木百寻,根积深也;沧海万仞,众流成也。要想成为一名法官,必须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,不断更新法律业务知识,为审判业务做好智囊储备。作为一名法官助理,还应当对自身的工作有复合性的认知,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。我们要在不断实践、不断反思、不断总结的基础上,把专业与技巧、原则与创新相结合,与时俱进,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。西方人认为法官是仅次于上帝的人,是完人,在老百姓眼里,法官就是法律的化身,对于法官的评价如此之高,我们就更应当注重个人修养,重视道德教化,努力“修身”,坚持慎独,完善人格,洁身自好,见贤思齐,努力达到“完人”的标准。

夜已深,大地早已安然熟睡,夜下的灯光依旧绽放着生活的乐章,而此时,不知多少法院人正在加班加点、埋头苦干,默默地工作着、坚守着、奔跑着,努力点亮心中那一颗梦想,我为他们心灵的呼唤与呐喊而感动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我将用余生去圆我的法官梦,不负使命,砥砺前行。